新时代社区智慧养老服务模式的构建研究

发布人:蓝智慧 发布日期:2021-06-03 人气: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对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服务、精神慰藉、临终关怀等养老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为此,党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2.41亿,占我国人口总数的17.3%,而且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老龄人口规模将超过20%。如何达成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健康养老服务,利用目前新时代背景下的大数据、云平台、互联网等高科技技术达到多元化、多通道為老年人搭建更好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从而满足老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求,缓解社会和家庭的养老负担,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已经成为国家各个层面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外发达国家,如英国、美国等都已率先进行了有关智慧养老项目的实践,并获得一定的成效。“智慧养老”被定义为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科技的力量为老人提供生活起居、医疗保健、娱乐休闲、学习分享等全面的服务,实现信息技术与老年人的智能交互。2018年6月15-17日,在我国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召开的第五届“智慧养老与智慧医疗发展论坛”上郭亚晋董事长基于自身实践,阐述了企业对于智慧养老的相关实践与思考。他指出,老年人找不到与自身需求匹配的信息,而养老服务业却没有跟上老人需求日益增长的步伐。我国的养老服务业存在着管理原始、质量无 保证、参与主体层次不齐、服务聚合能力差等问题。从宏观环境来看,政府监管缺乏有力抓手,横向上,各政府部门间的数据信息不能融合;纵向上,省、市、区县、街道、社区各层级的数据无法互联。郭亚晋解析了智慧养老生态体系的实施路径,由顶层设计指导,建数据中心,搭建平台体系,制定标准体系,协同运营服务平台,政府政策宣贯,街道分解任务,通过产业拉动与供应链监管,跟踪反馈用户满意度,从而服务溯源。

新时代社区智慧养老服务模式的构建研究

1 新时代社区智慧养老服务模式的构建原则

通过实地调查和网络大数据统计得出目前在养老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服务:照料日常生活服务、日常护理服务、精神领域愉悦服务和紧急情况救助服务。在当今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形势下,诸多领域已经被互联网重新定义,养老方式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形式。如防丢失跟踪器、防跌警示器、以及心脑血管检测仪、智能手环、智能头盔等。专为老年人打造的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设备和应用程序已经与老年人生活紧密贴合在一起,随着越发广泛的应用,众多老年人的生活也有了质的变化。对于智慧养老服务的构建原则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构建。

(1)协同性原则

以往的养老模式中,主要以子女为主要的养老主体,社会养老主要依靠政府发挥主体性作用。养老机构的主要资金来源也是靠政府投入。这样就给政府增加了很多的压力,随着老龄化的严重加剧,这种压力也越来越大。所以应该打破这种旧的养老模式,迎合市场经济的需求,以市场机制为主体,构建更加合理的智慧养老模式,在此模式中,把市场的影响力发挥出来,在养老行业,实现政府和市场的协同性,引入市场特有的竞争机制,从而减轻政府的养老压力,最终达到一种依靠政府在政策上的主体地位来进行管理统筹,资金主要靠市场的筹集为主的一种新的智慧养老模式的构建,从而实现凑足充足资金,开发更加丰富的养老资源,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各种需求。这就需要到达政府、市场和养老机构的协调统一。

(2)资源共享原则

养老服务本身是一种公共物品,养老的资源共享是一种必然需求,如何实现资源更好地共享呢?首先,服务共享,所有老年人在被照顾的服务上要平等,服务人员这块人力资源可以共享。其次,当有医疗救助需求时候,医生就诊和医疗仪器检测等医疗设备的使用等资源要进行合理共享。对每个老年用户都有将其就诊数据等病例通过网络记录下来从而方便后续病例调出查看和记录。再次,收费价格标准要一视同仁,达到一致。最后,是指智慧养老医疗平台的数据必须共享,共享原则是建构智慧养老模式的基础。

(3)老年人需求至上原则

必须尊重老年人的基本权益,以老年人的需求为出发点来建构新型的智慧养老模式。国家应该出台严格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和控制养老机构的制度程序,杜绝养老机构以追求利益为根本,对其提高的养老服务要有所监控和规范,提升老人的照顾质量,不仅在物质层面上给予基本的照料,还要在精神层面上接触老人的空虚和孤独感。

2 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社区智慧养老服务模式构建过程

智慧养老不一定非得通过社会机构,很多老年人还是希望经常能与子女见面,但又不愿意增加子女的负担,最好在社区专门设立针对本社区的老年服务中心进行智慧养老。这样子女下班之后如果有时候可以经常去看望老人。这样既保证了老人能经常与孩子见面,也解决了家庭养老的困境,可以一系列的高科技“互联网+”设备等来为老年提供更为方便的养老服务。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社区智慧养老服务模式构建过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构建。

(1)信息档案收集平台建设。社区中老人的信息要入库。比如:老人的病史、爱好、性格等基本信息要进行归档整理入库。同时还要提供及时的更新完善,以便当有意外情况发生时候医务人员根据信息库的内容查阅老人的相关资料进行有针对性的服务和指导。

(2)社区服务系统化平台建设。通过一些智能设备,如智能手环、智能腰带、智能鞋、智能手杖等设备。开启其定位功能并结合系统后台的数据可以判断老年人的一些状态,如行走,摔倒,预警提醒等功能。通过设备可以随时对老年人进行在线管理,老人同样也可以利用这些智能设备连接到云平台进行诸如订餐、呼叫求救等满足自己的日常需求。平台可以实现老年人,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之间有效的配合来保证老人的各项需求能够得到最快的响应。

社区服务系统化平台建设的核心是以老年人为中心,以社区服务中心为网点,通过互联网来保证社区养老服务顺利开展的一个信息管理系统。在这样一个信息系统中,应该将服务人员的数量、水平、联系方式、年龄、性别、教育文化程度、特长,以及政策法规及服务标准等都容纳其中。

(3)建设高水平的社区服务队伍。对于服务人员,一定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敬业精神加以引导,在理念是上要能够把每位老年人当自己的父母去对待,要通过培训上岗,提供专业化的集照顾、医疗、精神慰藉等多方位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服务。

(4)政策建议。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社区智慧养老服务模式的构建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资金的投入。由政府出面进行主导和统一规划部署,家庭和相关部门积极参与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所以应该在社会层面建立健全社区养老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评估监督机制。同时国家可以在政策层面上大量发展老人智能终端设备,加大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通過技术手段达到提高网络的智能化目标。在社会层面上,也需要相关企业加强创新能力,在国家的扶植下开发出更多适合老年人的智能产品。对于老年人本身也可以加强使用信息化产品的培训,从而使智能产品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 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社区智慧养老平台的架构设计

从技术的角度看,平台的系统架构是整个平台设计的核心。养老服务质量的好坏和管理效率的高低,以及供需双方是否能够建立长久的有效联系跟平台建设的好坏有直接的关系。通过研究大量的文献,结合自身的专业领域,本人认为社区智慧养老平台可以从以下四个层次进行架构设计:基础数据层、硬件设施层、服务支撑层和操作应用层。总之,通过社区智慧养老平台,老人可以获得医疗服务、教育培训服务、法律援助服务、精心照顾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服务。民政部门和社区养老管理中心可以进行老人服务质量监管、养老机构管理、供需对接服务对象筛查、管理档案管理、服务需求管理、服务结算管理、服务补贴管理和设施设备管理等,进而形成综合数据库。养老服务供应商可以更加灵活地提高各种形式的服务,从而实现养老资源的合理配置。

5 结语

随着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由此产生的养老问题确实是我国社会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优势,采用“互联网+”社区智慧养老为这些难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工具。希望国家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支持社区智慧养老模式尽快在我国各个地区实施运行,为家庭减轻压力,为老人晚年生活提供保障。